孩子成長過程中語言學習和社交發展,都需要有良好的聽力。零至六歲更是兒童言語發展的黃金階段。
故此,兒童成長過程中若出現聽力問題,有可能阻礙他們的語言、學業、社交、情緒行為等各方面的發展。
點擊以下圖案了解詳細資料:
1 - 3 個月
聽覺反應
4 - 6 個月
聽覺反應
7 - 9 個月
聽覺反應
10 – 12 個月
聽覺反應
1 – 2 歲
聽覺反應
3 – 4 歲
聽覺反應
5 歲或以上
聽覺反應
兒童 弱聽徵兆
要知道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聽力,家長/照顧者可從他們日常行為或反應略知一二。以下是小朋友出現聽力障礙的一些徵兆:
(資料來源: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兒童 弱聽徵兆
要知道孩子是否有良好的聽力,家長/照顧者可從他們日常行為或反應略知一二。以下是小朋友出現聽力障礙的一些徵兆:
(資料來源:衛生署學生健康服務)
1. 耳朵不適
- 耳痛或耳塞
- 經常拉扯耳朵
- 流耳膿或耳水、耳朵有異味
- 耳鳴 (耳朵或頭顱內有「嘶嘶」聲或雜音)
3. 在課堂上有以下表現
- 聆聽時,常把身體傾前、把頭側向一邊,或凝視講者的口形與表情
- 難以確定聲音來源
- 經常要求別人重複說話或提問
- 難以集中精神、經常走神或分心
- 集體活動中,不能對口頭指示作出即時反應,或只能在觀察同學的反應後才能有所行動
- 英語讀默或聆聽測驗時,常把遺漏字尾的 “s”或與其他音節混淆
- 依靠聆聽的學科成績比其他科目差
2. 在以下情況難以聽到及理解別人的說話
- 別人細聲或沒有面向小朋友說話
- 遠離聲音來源(如坐在課室後排),或身處嘈吵環境
4. 與人相處或交談時的表現
- 混淆語音相近的字詞 (如:把 「先天」 誤作 「天天」、「橙」誤作「蛋」、「揸車」誤作「家姐」等)
- 語音不清晰
- 言語表達與理解能力較同齡小朋友差
- 情願獨處,不愛群體活動
1. 耳朵不適
- 耳痛或耳塞
- 經常拉扯耳朵
- 流耳膿或耳水、耳朵有異味
- 耳鳴 (耳朵或頭顱內有「嘶嘶」聲或雜音)
2. 在以下情況難以聽到及理解別人的說話
- 別人細聲或沒有面向小朋友說話
- 遠離聲音來源(如坐在課室後排),或身處嘈吵環境
3. 在課堂上有以下表現
- 聆聽時,常把身體傾前、把頭側向一邊,或凝視講者的口形與表情
- 難以確定聲音來源
- 經常要求別人重複說話或提問
- 難以集中精神、經常走神或分心
- 集體活動中,不能對口頭指示作出即時反應,或只能在觀察同學的反應後才能有所行動
- 英語讀默或聆聽測驗時,常把遺漏字尾的 “s”或與其他音節混淆
- 依靠聆聽的學科成績比其他科目差
4. 與人相處或交談時的表現
- 混淆語音相近的字詞 (如:把 「先天」 誤作 「天天」、「橙」誤作「蛋」、「揸車」誤作「家姐」等)
- 語音不清晰
- 言語表達與理解能力較同齡小朋友差
- 情願獨處,不愛群體活動
兒童助聽器
丹麥奧迪康一直致力研發先進的高性能兒童助聽器,以更優質、輕巧、耐用為目標,更切合聽障幼童和青少年的佩戴需要,助他們改善聽力及學習能力,更重要的是使他們充滿自信,融入群眾,提昇生活質素。
無線調頻系統
無線調頻系統是一種配合助聽器或人工耳蝸使用的有效的輔助聽力儀器。它透過無線波將說話內容直接傳至使用者的聽力儀器,有效地改善日常未如理想的聆聽環境,包括背景噪音 (研究指出課室的背景聲音可高達65分貝)、長距離引致的聲音衰減及聲音回響 (reverberation),加強整體聆聽效果。
無線調頻系統由兩個部份組成:
- 拾音器 (即咪高峰)及傳送器 (老師或講者使用和佩戴)
- 接收器 (連接助聽器或人工耳蝸)
無線調頻系統的好處
- 提高訊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若拾音器(即咪高峰)距離講者口部在6吋以內,聽障學生無論在課室入何一個位置,其聆聽效果有如講者在他身邊說話,大大提訊噪比。 - 擴大接收範圍,可於戶外使用。
- 每一組無線調頻系統有特定的頻道,即使鄰近班房同時使用另一系統,也不會互相干擾。
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供患有嚴重至深度聽力損失的人使用電子醫療儀器。當患者使用最強力的助聽器也無法聽得到,便需使用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由兩部份組成:
- 外置言語處理器 (掛在耳背)
- 植入耳蝸內的電極線
其運作原理是透過外置言語處理器將聲音轉換成電子訊號,透過植入在耳蝸的電極線直接刺激聽覺神經。弱聽患者是否適合接受人工耳蝸手術需由醫生及聽力學家團隊作一系的檢查及評估才能決定。